![](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核心阅读
6月19日,审计署发布首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体检报告”,披露了长江经济带2016年至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但也存在开发管控不够到位、生态修复未达预期等问题。
1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结果,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有关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情况出具“体检报告”。
这是今年审计署公布的第3号公告,也是首份聚焦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状况的专项公告。为什么要开展此项审计?审计发现了哪些问题?下一步该如何整改?
重点抽查59个地级市(区),审计内容包括5方面
据了解,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审计署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6年至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抽查了59个地级市(区)。